9 / 5 哈爾濱-Ⅰ
K7024綏芬河往哈爾濱火車,
全程 548公里,運行 13小時26分。7:50 到站 ↓
車站打車到卓越快捷酒店 10¥/1車,
用他的白金卡幫我們代訂的,
該店地段好、價格便宜離中央大街、松花江都很近,
卓越快捷酒店 : 通江路180號 標間 120¥ 帶電腦 130¥。


通江路(通江就是通到松花江)
所以辦好住宿,由酒店門口馬路向左走到底就到江邊。




我們先往名氣較大的太陽島,
所以只在江邊稍停一下下,就回到路口的索道站。
往太陽島門票及索道,來回 50¥ /1↓



有十幾個排隊的俄羅斯遊客,與我們分批乘坐纜車↓






下太陽島索道出口就有觀光車、私人麵包車、轎車過來纏著搶客。
最後我門什麼車都沒坐,選擇步行賞景。


這是先經過的俄羅斯風情小鎮 (須購票才能入園) ↓


漂亮公廁↓參觀免費、拍照隨意...




俄羅斯皇家劇院↓


俄羅斯藝術館
目前是中俄畫作展,可免費參觀但禁止拍照


抗日聯軍紀念園區




我們在太陽島中心及岸邊實際逛了約兩個多小時,
感覺就是一個綜合性公園,樹木跟風景都還可以 ,
只是整個島上,太多地方要收費才能參觀,商業氣息太重。
還有納悶的是??
怎麼放任那麼多拉客私車、機車在島上"橫行"與行人爭道!!
太陽島空負其名,跟我們期待有落差....
難怪網上評價兩極,有人說好、有人說不要來。




我們在12點回賓館午休,
下午三點多再度出門逛中央大街,參觀哈爾濱著名的百年老建築↓


哈爾濱
東北三省之首黑龍江的省會(黑龍江、吉林、遼寧),
土地面積僅次於瀋陽,是東北第二大城市,
1896年,沙俄逼迫清政府簽訂中俄防禦密約,
獲得東北"中東鐵路"的修築權後開始進駐。
1903年中東鐵路全線通車後,
又有更多俄國及其他歐洲移民移居哈爾濱。
使哈爾濱成為東方的莫斯科。
在1905年日俄戰爭結束後,先後共有33個國家,
16萬僑民移居哈爾濱,並有16國在哈爾濱建立領事館,
設立了千個工商銀行及多種企業。
這些外商加上中國自已的釀造、食品、紡織等工業,
使當時的哈爾濱成為東北的商業、金融和運輸中心,
也開啟了它不同一般的歷史。
再隨著眾多移民懷著對家鄉的思念,也把他們國家的建築風格,
帶到了哈爾濱,
成就了今天的中央大街↓


中央大街↓↑
始建於1898年全長1.4公里,各式洋房近百棟 ,是著名商業街,
但逛街不等於購物,有些精品店我們也消費不起
還是去欣賞免費的百年建築、街道及巷弄。




街上很多精品服裝店、百貨公司、俄羅斯商品城。 ↑↓


學校門口↓
剛下課的小朋友有人爬警示塔、有人扮起雕像。



中央大街後段,直通松花江畔的防洪紀念塔及斯大林公園
我們先逛完大街後段再過地道往江邊↓

防洪紀念塔 建於1958年 ↓
上面浮雕紀念1957年哈爾濱市人民艱苦抗洪事蹟


紀念塔廣場前面是松花江↑ 後面正對著中央大街 ↓




松花江
松花江源自長白山瀑布,全長1900公里
在撫遠同江市匯入黑龍江,是黑龙江最大的支流。


等冬天河面結冰,就會有大批工人鑿成冰塊,
再運回去當冰雕節重要素材。↑↓


在成排綠樹中的斯大林公園,與太陽島隔岸相望,
散步其中是既休閒又避暑....


逛過江邊,再回去逛剛剛還沒走完的中央大街↓


↑ 在這個造型漂亮的公車站牌旁,看到排隊有序的哈爾濱市民↓
感嘆!!大陸富有了,可是還有很多地方普遍缺少這種水平文化.
在這方面我們實在替台灣感到自豪...


充滿浪漫氣息的街道↓


圓頂這棟的中國郵政大樓↓

尖頂這棟是安踏體育用品店↓

天植大酒店↓


↑ 造型漂亮的酒店屋頂↓


有秩序的哈爾濱,讓紅綠燈在街頭,不再只是擺設和裝飾 ↓


這棟樓建於1922年,裡面賣俄羅斯商品。
外面是大台北鞋城↓


大街側巷↓
招牌是賣啤酒飲料,空地晚上有歌手表演。


教育書店原為日本商人開辦的松浦洋行,
1916年始建1918年完工,屬於仿巴洛克式的建築風格↓




這家是中央金店
另一側是馬迭爾賓館,1913年落成,是俄籍猶太人所創辦,
是賓館、珠寶店、影劇院、咖啡廳、集一體的綜合大樓,
1931年曾經再度擴建。 ↓


歐式松雷百貨大樓↓


看了這麼多還是沒全看完,
可是得留一點時間去拍聖索菲亞大教堂,
我們原以為教堂就在中央大街,差一點誤了拍照時間,
後來發現不對後...就趕緊邊找邊問路↓

匆匆趕到時,太陽已快下山了...
聖索菲亞大教堂就只剩屋頂還亮亮的...↓


教堂旁的鐵塔


教堂旁是個藝術廣場,有音樂噴泉,
05年左右為了美化廣場才建的藝術塔↓






教堂的簡介:聖索菲亞教堂是哈爾濱市除了中央大街以外,最著名的地標。也是遠東最大的東正教堂。全高53公尺,是拜占庭式建築。
20世紀初,沙俄士兵入侵哈爾濱;為了穩定遠離家鄉士兵的軍心,於1907年動工興建聖索菲亞教堂,當時只是一座全木結構的小教堂。該師撤離後,轉贈給哈爾濱的俄羅斯東正教會。由於中東鐵路正式通車,的俄羅斯人已達三十餘萬人,沙俄的東正教獲得空前發展,教徒數量持續增加。便由沙俄茶商伊·費·赤斯嘉科夫出資舊基礎上,重新建了一座木質教堂(現已毀)。
四年以後,俄羅斯人又在木牆外部砌一層磚牆,從而形成磚木結構式的教堂。1923年又舉行了第二次重建,由俄國建築師克亞西科夫主持設計;樣體為磚石結構,教堂平面設計為東西向希臘十字方式佈置,1932年落成並保留至今。目前,遊人看到的是修復後的教堂,與當年教堂風格保持一致;
教堂全高53公尺,分四層,占地面積721平方公尺,可容納2000人的宗教活動。
聖索非亞大教堂的風格,深受拜占廷建築風格影響,牆體全部採用清水紅磚,中部突起很高的、帶拱卷長窗的16面體鼓座,上冠巨大飽滿、裝飾精美的洋蔥頭穹頂,統率著四翼棱錐式、大坡度的四個大小不同的帳蓬頂,形成主從式結構組合。這種矩形洋蔥頭及四翼帳篷頂鐘樓,就是傳統俄羅斯建築的造型。
聖索菲亞教堂整體外觀是紅磚結構,顯得巍峨寬敞,富麗堂皇,典雅脫俗,氣勢恢弘,。教堂的蓬頂,是東正教的十字架,上方有一處平行略短的橫杆,表示記錄主的姓名和「聖跡」;下方有一處傾斜的橫杆,表示信從主、遵從主,則可隨主升入天堂;不信主、背棄主則會被打入地獄,這也是東正教教堂與基督教教堂在十字架上的區別。
聖索菲亞是紀念三位一體中的聖子~耶穌基督。Hagia Sofia 聖索菲亞意指神聖的智慧;索菲亞大教堂原只是沙俄步兵師的隨軍小教堂,如今卻是哈爾濱現存十七座教堂中規模最大和較早的一座,更是遠東地區最大的東正教堂。。(網路資料)
20世紀初,沙俄士兵入侵哈爾濱;為了穩定遠離家鄉士兵的軍心,於1907年動工興建聖索菲亞教堂,當時只是一座全木結構的小教堂。該師撤離後,轉贈給哈爾濱的俄羅斯東正教會。由於中東鐵路正式通車,的俄羅斯人已達三十餘萬人,沙俄的東正教獲得空前發展,教徒數量持續增加。便由沙俄茶商伊·費·赤斯嘉科夫出資舊基礎上,重新建了一座木質教堂(現已毀)。
四年以後,俄羅斯人又在木牆外部砌一層磚牆,從而形成磚木結構式的教堂。1923年又舉行了第二次重建,由俄國建築師克亞西科夫主持設計;樣體為磚石結構,教堂平面設計為東西向希臘十字方式佈置,1932年落成並保留至今。目前,遊人看到的是修復後的教堂,與當年教堂風格保持一致;
教堂全高53公尺,分四層,占地面積721平方公尺,可容納2000人的宗教活動。
聖索非亞大教堂的風格,深受拜占廷建築風格影響,牆體全部採用清水紅磚,中部突起很高的、帶拱卷長窗的16面體鼓座,上冠巨大飽滿、裝飾精美的洋蔥頭穹頂,統率著四翼棱錐式、大坡度的四個大小不同的帳蓬頂,形成主從式結構組合。這種矩形洋蔥頭及四翼帳篷頂鐘樓,就是傳統俄羅斯建築的造型。
聖索菲亞教堂整體外觀是紅磚結構,顯得巍峨寬敞,富麗堂皇,典雅脫俗,氣勢恢弘,。教堂的蓬頂,是東正教的十字架,上方有一處平行略短的橫杆,表示記錄主的姓名和「聖跡」;下方有一處傾斜的橫杆,表示信從主、遵從主,則可隨主升入天堂;不信主、背棄主則會被打入地獄,這也是東正教教堂與基督教教堂在十字架上的區別。
聖索菲亞是紀念三位一體中的聖子~耶穌基督。Hagia Sofia 聖索菲亞意指神聖的智慧;索菲亞大教堂原只是沙俄步兵師的隨軍小教堂,如今卻是哈爾濱現存十七座教堂中規模最大和較早的一座,更是遠東地區最大的東正教堂。。(網路資料)


參觀教堂的旅遊車及東北特產;榛子及松子↓


晚餐前的點心"烤肉串',這攤生意很好也很好吃 一串 2¥↓




烤肉串旁邊的永和豆漿店↓
每次到大陸旅遊只要看到這招牌,就會懷念起家鄉味..
所以照例進去捧場點餐,可是這家東西真難吃!! 有夠失望!


晚餐後接著拍夜景↓




教堂旁藝術廣場有漂亮的音樂噴泉↓










拍完教堂循原路於19:30再回到中央大街夜拍↓


↑ 松雷百貨大樓

















這些白天拍過的百年建築,
到了晚上在多彩燈光投射下更顯貴氣、華麗。



















↑街 頭 畫 家 ↓

↑我們在街上拍照時..
我們看看;照片也拍的差不多了,所以就提早回酒店。
卓越快捷酒店↓

哈爾濱街道圖↓


哈爾濱,很有特色的都市,好懷念!
回覆刪除每個路段與建築都是熟悉親切的,會讓人想再來的地方。
[版主回覆11/23/2011 00:09:16]對哈爾濱、大連的感覺..我與妳同感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