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 / 7 撫遠_烏蘇_抓吉
6:05抵佳木斯火車站,
接著等 9:29分的火車再往前進鎮,
3小時等車空檔,我捫先出站採買,
哈爾濱距撫遠約800公里,不通火車,
但下午有 3點30分發的夜臥舖長途巴士(安發橋汽車站150¥/1)
因我一向對長途臥舖巴士有疑慮,所以選擇搭火車。
搭火車較麻煩..
因為從佳木斯到撫遠還有4百多公里,但火車只通到前進鎮,
到撫遠還得再換一次車。
不過隨著越來越接近"大陸的東極"(最東方的土地)
也越顯出這段繁瑣旅程...充滿著探索中國地理的意義。



出站口名為"希望"的雕塑↓


↓對面的客運總站在順和路上(我們回程在這條街住宿)


佳木斯往前進鎮只有普通列車(一天三班),得行駛 6個小時↓

偏遠地區的火車,旅客量不多、車廂老舊
我們坐最後一個車廂,後面的座位,
車廂後段也是列車長、及服務員的休息區,
他們東一句西一句的跟我們聊天合照
不過話題最終都離不開 "統一" 等...政治問題。↓


黃豆田 ↓


兩旁全是一望無際,金黃、金黃的水稻田




13:20路過富錦站↓
富錦市
人口才46萬。糧食總產卻達30.7億斤,是全國100個產糧大縣之一,
稱號
「大豆之鄉」、「大米之鄉」,「北國糧都」。
先後獲得 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 、全國綠色農業示範區。
難怪這一路上全都是大米、黃豆田,多到令人咋舌!!


↑ 15:30 抵達終點" 東方第一站 " 前進鎮站↓


在站前拉客往撫遠的拼車一人50¥ ↓
約160公里 行駛 2小時40分鐘,
路上雨勢時大時小,光線不好加上車速又快,
相機幾乎派不上用場,只在停車時拍下這兩三張↓


17:40 抵達東方紅(濃橋鎮)
剛從娘家探親回來的少婦在此下車。
之前在車上與她閒聊時,知道我們要去抓吉,
竟狂笑的說 : 抓吉有甚麼好玩?? 我就住抓吉ㄚ!!↓


18:00抵達"東方第一縣" 排摟,這裡又有多人下車↓


↑過牌樓師傅直接載我們到預定的金楓源賓館 ↓ 標間 80¥





晚餐後拍的街道↓
回賓館開始連絡第二天的包車,
我們先打給在台已聯絡過的紹師傅(紹和平13089667227)
正巧他的車子在大保養,就轉介開新車的彭師傅給我們,
約好明早6點出發,
包車跑東方第一哨、 烏蘇 、抓吉鎮 來回約 4個小時 180¥


9 / 8
東方第一縣,撫遠的日出 ( 5:00旅館拍的)


早餐方便麵
6:00出發,溫度13
↓金楓源賓館前方街道,遠處就是 "東方第一縣 " 的大牌樓 ↓


路上白樺林,可惜氣溫還不夠冷,葉子沒變黃↓


這裡屬黑土平原,地質肥沃,除了防風的白楊樹,糧食作物佔了 90%


水稻↑ ↓黃豆


中國移動的東方第一塔↓


位於撫遠縣烏蘇鎮的東方第一哨,
是中國大陸最先迎進陽光的地方,
夏季 2點多,旭日便從江的後面慢慢升起,
塔上瞭望、守衛的士兵,便是大陸每天第一個迎接太陽的人。 ↓


才 7:00 居然有人比我們早到↓


岸邊的鎮碑 ↓


中國最東的氣象站 ↓


停靠烏蘇里江的中方軍艦,官兵進進出出 ,但沒有禁止拍照。
對岸就是俄羅斯領土↓


東界碑下去是烏蘇里江游船碼頭↓




今天已錯過解放軍的升旗典禮↓


對岸俄羅斯軍用巡防艇↓


↑ 對岸俄羅斯建築清晰可見↓↑ 小漁船是中方捕馬哈魚的漁民↓


撫遠三角洲 "太陽廣場"↓
廣場四周視野極佳,可清楚看見黑瞎子島、烏蘇里江與黑龍江匯合處,
並可隔著烏蘇里江,眺望俄國邊境小鎮"卡扎科維茨沃"


這個匯流口也是當地特產,大馬哈魚(鮭魚)的優良產區,
今年捕魚季已開始,江面魚船來回穿梭,馬達聲不絕於耳,
只是不知他們的漁獲量如何??。↓


撫遠三角洲又稱黑瞎子島,
位於中國地圖雞嘴的位置(俗稱東極),
它的面積約三百多平方公里,約香港的三分之一,
在1929年 ☞ 中東路事件中 ☜被俄方佔領
島上實施軍管,建有5個邊防哨所,
1999年還興建了一座東正教堂,江中俄方水道上、有炮艇巡守。
直到1999、2004、2005 中俄兩國多次協商後,
終於簽訂中蘇東段國界協定
並於2008年正式在島上舉辦歸還中方儀式,歸還黑瞎子島,
1 / 2, 174平方公里的土地,而最新消息是 : 2010年,
中、俄共同發表公報「雙方將共同對黑瞎子島進行綜合性開發 ↓

黑瞎子島↓
師傅說目前還無法上島參觀。
遠處看去正在大興土木,不久的將來,可能又是一個熱門景區。


島上俄方的東正教堂↓


接著往抓吉鎮 ↓


路邊尚未成熟,帶青綠的黃豆田 ↓




↑網上推薦的抓吉濕地 ,↓






↑ 這位牧民說他放養的是"龍山羊"
一隻可賣 1千多人民幣,總共養了300多隻。
師傅則在一旁插嘴說:
他們這邊的人也愛吃狗肉,狗現在一隻是700多¥↓

抓吉是個漁村小鎮,地方小、住房簡陋,就屬衛生所最豪華↓




↑這些平房蓋在江邊,就是當地漁民住家,
因為冬季燒炕,所以每家最少都有兩根煙囪,
住民都很好客,沒有拒絕我們入內拍照的要求。


家家戶戶門口或庭院,幾乎都晾晒著紅通通的辣椒串。


住房下方就是烏蘇里江小碼頭,前方就是第一哨塔,
小漁船有些已出航捕魚,有些停靠在碼頭整理中..↓




這是抓吉回撫遠的路上,再看一次漂亮的濕地↓












剛採完菇類欲返家的夫妻檔,被好奇的我們攔下拍照↓


撫遠水路口岸
過江就是俄羅斯,比小三通,金、厦航線的距離近太多了。↓


口岸後面就是碼頭↑
口岸出口↓ 俄籍遊客不少,接客的遊覽車,車況都多很新。


↑辦好出關手續。準備到大陸出遊的俄羅斯美女,大方的接受拍照↓




市區人民廣場 ↓


異鄉的中秋節前...不忘先買月餅解解饞↓




這部包車的彭師傅真不錯,
載我們逛;口岸、廣場、還有市區,
讓我們輕輕鬆鬆就把撫遠給走透透(照片太多放不下)
這本來都不在包車行程中,所以車資我們給了他 200¥↓


↑ 國際客運站,我們在此搭 11:00的車回佳木斯,票價95¥/1。↓




座車很豪華舒適,
這是從後排座椅往後拍的 "東方第一縣"大牌樓↓


窗外的景色 ↓




九月底將全部完成收割,否則就下雪了。
等十月後,這裡就是一片白茫茫的雪景↓


撫遠不愧是農業大縣,
↑看不盡的水稻田,是我對撫遠最後,也是最深的記憶。 ↓


T霸看板↓
"昔日北大荒如今是中國的大糧倉" 其中肯定有撫遠!!↓
「北大荒」歷史 (網路資料)
北大荒位於中國東北部小興安嶺山麓、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區,屬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。
1947年,第一批榮復軍人,按照黨中央關於「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」的重要指示,從烽火瀰漫的戰場轉戰到沉睡千年的北大荒,創建了第一批國營機械化農場,點燃了北大荒農墾事業的火種,拉開了北大荒開發建設的序幕。
1958年前後是「北大荒」大規模的開發時期。根據共黨中央、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的戰略決策,先後有14萬轉業官兵、10萬知識分子和20萬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哈爾濱、山東等地支邊青年,陸續來到這裡,開始大面積開發建設。
1968年後,又有54萬城市知識青年和大批現役軍人,響應毛澤東的"知青下鄉"從各省彙集到這裡,更大規模開發建設北大荒。
經過幾十年的發展,昔日的北大荒早已變成美麗富饒的“北大倉”,現有國有農牧場113個,耕地4200萬畝,已經成為中國重要糧食基地和戰略後備基地。統計顯示,黑龍江墾區已累計生產糧食4868億斤,向國家交售商品糧3673億斤;目前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達到363.6億斤,提供商品糧339億斤,可保證1億人口一年的口糧供應。
1947年,第一批榮復軍人,按照黨中央關於「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」的重要指示,從烽火瀰漫的戰場轉戰到沉睡千年的北大荒,創建了第一批國營機械化農場,點燃了北大荒農墾事業的火種,拉開了北大荒開發建設的序幕。
1958年前後是「北大荒」大規模的開發時期。根據共黨中央、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的戰略決策,先後有14萬轉業官兵、10萬知識分子和20萬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哈爾濱、山東等地支邊青年,陸續來到這裡,開始大面積開發建設。
1968年後,又有54萬城市知識青年和大批現役軍人,響應毛澤東的"知青下鄉"從各省彙集到這裡,更大規模開發建設北大荒。
經過幾十年的發展,昔日的北大荒早已變成美麗富饒的“北大倉”,現有國有農牧場113個,耕地4200萬畝,已經成為中國重要糧食基地和戰略後備基地。統計顯示,黑龍江墾區已累計生產糧食4868億斤,向國家交售商品糧3673億斤;目前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達到363.6億斤,提供商品糧339億斤,可保證1億人口一年的口糧供應。
約18:00到佳木斯客運站(共行駛近 7個小時)
佳木斯住宿的承達賓館 標間100¥ 在客運站旁↓


↑卸下行李,簡單的小炒晚餐後....
打車(5¥)至松花江畔,散步兼賞夜景↓

入秋的北方早晚已不再是涼爽,而是有點寒冷,
氣溫只剩下十一,二度,得穿起外套保暖,所以..
江濱公園夜景雖然不錯,但遊客卻不多 ↓


20:00 江畔 "知青廣場" 跳廣場舞的民眾↓


哈哈,走冤枉路了吧~哈爾濱有直達撫遠的巴士車,早知道你這幾天去,我讓朋友去接你們呀!我的故鄉~
回覆刪除[版主回覆11/30/2011 15:42:05] 感謝東北格友..
因為我不敢坐夜臥大巴,才要轉來轉去..
你的故鄉..地大物博..在台灣大看不到那種風景哦!!...
下次跟你回去探親如何..OK??